閉上眼睛,全身放鬆,什麼都不做/ 什麼都不去想。
把自己放置於一個沒有地心引力的空間裡。
我享受著當下這個時刻。 :)
每次新學期開始,我都會在紙上寫下我對於自己這學期的一些期許。
寫下腦袋裡冒出的東西,對照上學期寫的。
貼在我的書桌前 雖然不常看,但就是有那麼回事。
目標 Target
1.
2.
3.
4.
5.
感覺大學這四年,並不是學什麼專業的,
而是發掘(覺),探討內心深處的自己。
究竟,想要的是什麼?
在接觸/ 經歷的更多的時候,我依據自己所感受到的,再次深思關於這件事。
#雖然不知道別人是怎麼想的,但對我來說是這麼一回事。#
或許,以後做的事不是有關於自己本科的。
但,從不會有什麼是白費的,總會從裡邊學習到一些什麼。
有些音樂人,以前是學經濟的;
有些舞蹈者,以前是學體育的;
有些演出者,以前是學醫科的..
這學期讓我每次都很期待上課的/ 很興奮的,
不是本科。
而是通識課。
#雖然還是控制不了的睡著。# 我有病
我期待接觸更多新事物,嘗試不同的東西。
從中尋找我想要的。 What I Want
我目前遇到兩種不同的關於看待「藝術大學」的老師。
一種是,「哦。藝術大學的學生」/
一口說出的話會讓我覺得,他認為學藝術的人總是不切實際,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而另一種則是,「噢!藝術大學的學生」/
老師覺得既然掛上了「藝術」這個詞,代表著大家有著不同的想法,在對待很多事情的時候。
當然,兩者放在一起,我更偏愛後者。 :D
老師說道,
教育並不是給予一個標準答案這麼一回事。
小學、中學的時候,我覺得我已經習慣像機器般給予一個標準的答案。這樣的吸收知識。
像電腦接收指令般的只有1和0,腦海很久沒轉動了。
這學期選的通識課,
更多的時候我處於一種亢奮的狀態。一種渴望聽到更多不同的東西!
《臺灣人權議題》
「理所“不”當然」這世界並沒有理所當然的事,關於The Shadow of Justice,關於真相?
為什麼很多人的才藝表演都是唱歌?
為什麼很多歌曲都離不開關於「愛」這件事?
老師上課的時候總是會提出很多問題或者引導我們提出問題要我們去思考。
透過引導,讓我們提出自己的看法,甚至同學們之間形成一個小型的辯論。
《精神分析與文藝創作》
「這堂課裡沒有精神分析,更沒有文藝創作。」第一堂課老師坦誠地這麼跟我們說道。
但我覺得更多的是關於心理(分析)。
每次上課的時候,總是能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當下所說的那股萬馬奔騰的熱情欲熱愛(passion)。發自內心的
他腦袋裡總是有著股像小孩對事物的好奇心與十萬個為什麼。
課程的內容很廣泛,可以什麼都是!
偶爾腦袋裡冒出什麼,馬上就會分享/ 說出來,然後再回去原本說的。
他覺得這不只是學生一味的接受他所說的,更多時候 他希望大家提出不同的批判。每次談論到什麼課題,都隨機點人。哈哈
老師說,想做什麼事就立馬去做,不要讓自己此生留下任何的遺憾。
所謂的沒有遺憾,就是指即使在下一秒你就會死去,你也不會因為什麼事還沒做而感到不甘。
哈哈 這是一堂常常讓我覺得「這世界真的是太妙了!太神奇」的課,尤其老師更為有趣~! 哈哈 挺喜歡的 :D
#打算每學期都去聽他的課,把學分讓給需要的人(我學分滿啦!),只是單純的去旁聽。#
想說的很多,無法用文字言語完全的表達出來,只有細細地去感受。
這學期還修了《戲劇概論》。
做一齣戲/ 看一齣戲。
比起幕前,我更期待潛入到幕後,瞭解到一齣戲的製作與背後。
有一堂想上的課《表演規劃與製作》,
表演學院的課,無意間發現的。可惜滿人了,只好等到明年再選。
看著教學綱要,裡面的內容讓我蠢蠢欲動。
大三下呢,現在是大二下,也就是指明年的這個時候。
想申請交換。
原本想說呢,交換到北京的。中國傳媒大學
認真去查看想交換到的科系的時候,卻發現沒有想要的。
於是在姐妹校中遊蕩了一遍,發現了個中意的。 :D
上海戲劇學院,舞台美術系。
關於舞台、燈光、服裝、化妝,劇場技術管理的。
哈哈 希望能夠申請成功!
——————————
這世界很大,我像水母漂游在海裡一般。
像海綿一般,放空/ 吸收。
思考。尋找自己想要的。 喜歡這感覺
想流浪 ?
往往 大学教会我们的是生活。 生-活。
ReplyDelete恩 在體驗著。生-活
Delete聽著 旅行的意義
ReplyDelete